中國CSSC 705研究所非核氫彈成功試爆

非核氫彈與核武器及氫彈沒有直接關聯 ,是一種新型的基於氫化鎂的爆炸裝置。它的原理基於化學反應,而非核反應。其主要爆炸物為氫化鎂,這是一種固態儲氫材料,性質安全,運輸方便,且分解過程可控。

4月 22, 2025 - 20:31
4月 22, 2025 - 20:34
 0  4
中國CSSC 705研究所非核氫彈成功試爆

4月21日,據《南華日報》報道,中國軍方試爆“非核氫彈”成功。

這一成果,是由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(CSSC)705研究所研發的2公斤爆炸裝置,以氫化鎂為核心,產生超1000℃的火球,持續時間超過2秒,同等TNT爆炸的15倍。技術突破,標誌著中國在清潔能源與軍工技術融合新進展

據《新安全》雜誌社文章,非核氫彈與核武器及氫彈沒有直接關聯 ,是一種新型的基於氫化鎂的爆炸裝置。它的原理基於化學反應,而非核反應。其主要爆炸物為氫化鎂,這是一種固態儲氫材料,性質安全,運輸方便,且分解過程可控。當氫化鎂在高溫環境或催化劑的作用下,會發生分解,產生鎂和氫氣。氫氣隨後與周圍的氧氣劇烈燃燒,釋放出大量熱能,形成高溫火球。

非核氫彈的特性十分顯著。在爆炸試驗中,2公斤重的非核氫彈能產生超過1000攝氏度的超大火球,且持續時間超2秒。相比同等級的TNT爆炸,其高溫持續時間更長,火球持續時間是TNT的16倍。不過,它在爆炸時產生的衝擊波力量相對有限,峰值超壓不到同等級TNT爆炸時最大超壓的50%。

在實際應用中,非核氫彈也有著獨特的價值。由於其熱效應強,特別適合打擊那些無法承受高溫灼燒的軍事目標,如鋁合金材料製成的裝甲車輛、輕質外殼的無人機、暴露的電子雷達設備以及小型巡邏艇等。對於淺層地下掩體,如指揮所和彈藥庫等,非核氫彈在周邊爆炸時,高溫火球可通過縫隙、通風口等對內部的電子設備和人員造成有效打擊。同時,非核氫彈成本較低,且不存在核污染問題,這使得它在現代戰爭中有更廣泛的使用空間。